刘大爷今年67岁 ,体检时发现体内幽门螺杆菌(HP)严重超标,医生建议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胃部糜烂程度高,怀疑已经癌变。医生立马为刘大爷安排手术,做了手术病理切片,结果被确诊为胃癌。
刘大爷很奇怪:“我平时什么感觉都没有,每天运动身体还算硬朗,怎么突然就得了癌症?若不是来体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呢!”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8亿中国人的1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HP)到底是啥?为何这么厉害?其实,它就是一种寄存于胃内的细菌,主要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
HP发病率极高,根据世界胃肠组织初略估计,全球超过50%的人都被它“临幸”过,尤其是我国更是“盛宠”,感染人数已超过8亿人。
文章插图
大家别看它只是一种常见细菌,一旦感染后,胃粘膜就会产生组织学上的炎症,可能引发萎缩性胃炎(最为多见)、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萎缩性胃炎还可进一步演化成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终诱发胃癌。所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已将其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当中。
不仅如此,近日一项新研究又给幽门螺杆菌新添了一项“罪证”,那便是可影响免疫治疗效果。
二、新发现:幽门螺杆菌还会抑制免疫治疗效果免疫治疗,是新型的一种对抗癌症的治疗方法,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解除癌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恢复免疫细胞活性,从而攻击癌细胞。如果HP真的会影响ICIs治疗效果,那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为了验证这一点,瑞士洛桑大学Dominique Velin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且该研究结论已经刊登于《BMJ》子刊《Gut》上。
文章插图
研究人员先是建立了结肠腺癌小鼠模型,分为两组,一组为HP感染,一组无HP感染,便于对照。随后设置了CTLA-4治疗组、CTLA-4联合PD-1治疗组,最终显示:无HP感染组的小鼠在经过治疗后肿瘤体积、数量都要明显小于或少于感染组小鼠。这说明了,HP感染确实可影响ICIs的疗效。
随后,又建立了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再一次证实了该结论!
最后,根据2组独立的接受PD-1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分析得出:HP感染的癌症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都要低于无HP感染的患者。所以,提醒大家,对于hp感染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旦检测出阳性,该治疗就及时治疗!
文章插图
三、感染幽门螺杆菌,到底该如何治?说到HP,让人比较头疼的一点是,大部分人在感染后,都没有什么明显表现,通常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多留意身体健康,如果出现胃部疼痛、伴烧心、反酸;腹胀,即便不吃饭也有腹胀感;频繁打嗝、嗳气;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测。
HP感染常见检测方法:
尿素呼气实验:诊出率在98%左右,属于非侵入性检测,操作方法简单无痛苦,主要包括13C-UBT、14C-UBT两种。不过注意由于14C-UBT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婴幼儿、孕妇,半年内有备孕计划的人群不建议使用。
粪便抗原检测:方法也很简单,敏感性达90%,主要就是通过检测粪便抗原来判断是否存在HP感染。
一般通过上述这两检测即可检出是否存在HP感染。
文章插图
那么,是否 HP都需要进行根除呢?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发布的20条陈述当中,“我国属于Hp感染率极高”、“同时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根除Hp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这三条陈述共识水平为100%,也就是说到了专家们一致的同意。
所以除非有抗衡因素,比如年龄太小、疾病限制(如大剂量抗生素)、社区高在感染率等,否则所有HP阳性者都应该接受治疗。
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受到抗衡因素限制,暂时无法做到所有感染者都得到根除治疗,所以,大家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根除HP。
HP阳性者,如伴有以下情况,建议及时根除:
- 消化性溃疡;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表现;
- 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
- 早期胃癌已做过手术治疗;
- 有胃癌家族史。

- 无症状感染者|新疆(含兵团)昨日新增2例确诊病例 5例无症状感染者
- 无症状感染者|新疆霍尔果斯1月26日新增1例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
- 确诊|北京1月15日以来累计报告75例本土感染者,已公布轨迹汇总
- 感染者|北京丰台区本轮疫情感染者已达49例,轨迹汇总
- 霍尔果斯市|新疆霍尔果斯市1月26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 变异株|山西大同确诊患者所感染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
- 管控|北京新增8例本土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本轮疫情报告本土感染者75例
- 杭州|杭州通报:确诊病例感染奥密克戎!所在公司一周前举办年会,视频显示约上百人参加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选对治疗方案是恢复胃健康的关键
- 新冠肺炎|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均来自管控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