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是什么意思 少年乌托邦是什么意思( 三 )


如果失去了乌托邦,人类就会失去精神的避难所,更有甚者,“人类就可能失去塑造历史的意志,并且因此而失去理解历史的能力 。”(曼海姆,2007,p538)这也意味着人类将会失去超越历史的所有可能性 。
今天,我们并未讨论乌托邦的其他方面,例如乌托邦的观念史、乌托邦的类型以及乌托邦的变种——邪恶乌托邦,我们期待以后有机会再详述这些方面 。
参考文献:
1、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
2、《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1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485.
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页 。
4、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
5、转引自: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0-171页 。(Coleridge, Samuel, Biographia Literaria, Vol. I, edited by J. Shawcros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07.)
6、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
7、约恩·吕森主编,《思考乌托邦》,张文涛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 。
8、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英汉对照),姚仁权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 。(本文中曼海姆的论述与该译本不同之处均为作者根据英文版的重译 。)
9、转引自:刘进,《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诗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第27页 。
10、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