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宰相有哪些 汉朝十大宰相排行( 二 )


汉武帝的宰相有哪些 汉朝十大宰相排行

文章插图
诸葛亮
5、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被称为“卧龙之才”的诸葛亮,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益,三分天下,而后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中原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
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建立蜀国称帝,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 。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 。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征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年五十四,谥忠武 。真正做到了先主托孤时承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誉为千古为相之典范 。
汉武帝的宰相有哪些 汉朝十大宰相排行

文章插图
萧何
4、西汉功冠群臣,声施后世--萧何
初乃秦末一刀笔小吏,却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 。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徐图天下;慧眼独具,月下追韩信,使“汉初三杰”的韩信到了刘邦的手下 。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西汉首位丞相萧何 。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起义,拥为沛公,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后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徐图天下;慧眼独具,月下追韩信,使“汉兴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下,楚汉相争,留守后方,为刘邦提供充足支援;汉朝初定,治国安邦,颁法立规,更的“萧规曹随”之誉 。
汉武帝的宰相有哪些 汉朝十大宰相排行

文章插图
李斯
3.秦朝才高齐天,谋深如海--李斯
功过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伪饰地追逐功利权势 。少年出道,研学帝王术,初投吕不韦,后宫闱进言,献剪诸侯,灭六国,成帝王之策,得始皇信赖,驰鹜于秦都 。李斯是秦代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 。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思想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一生都在毫不伪饰地追逐功利权势 。
少年出道,研学帝王术,初投吕不韦,后宫闱进言,献剪诸侯,灭六国,成帝王之策,得始皇信赖,驰鹜于秦都 。上《谏逐客书》、倡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创“小篆”一统文字,秦之统一,其功不小 。
汉武帝的宰相有哪些 汉朝十大宰相排行

文章插图
管仲
2.春秋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管仲
齐桓公时期的名相 。协助齐桓公改变内政,发展生产,改善军制,组建强大的部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通过革新,齐国国富兵强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首位霸主 。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基本出于管仲之力 。齐桓公继位,为兴齐国,不计旧怨,以管仲为相,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 。随后,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田亩、渔盐业等方面大规模进行经济改变,政事上提出“尊王攘夷”,获得天子称赞 。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 。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 。管仲为齐桓公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
汉武帝的宰相有哪些 汉朝十大宰相排行

文章插图
姜尚
1.开周八百年,西周社稷之相——姜尚
姜尚,字子牙,又称姜太公,中国闻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其七十二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两代,伐纣建立了周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