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穿地心是什么意思( 二 )




如今,龙哥把自己的浓妆延伸到更生活化的场景中,注意,他不是像流量鲜肉一样,打扮出一副精致而讨好的外在,而完全是一副“我学会了一种新的卖弄啊”的状态,那种时而得心应手,时而又扭捏做作的损出,简直把《伎俩》里的戏谑,演绎得淋漓尽致 。
而说到男人给口红带货LOW不LOW,咱就不得不说邻国一位姓木村名拓哉的艺人 。
遥想当年,这位“真·亿万少女的梦想”为某品牌拍摄的唇膏广告,不仅在2个月内,创下了300万支的惊人销量,为宣传拍摄的纸质海报更是屡次被盗 。


虽然以龙哥的国民度,要取得这种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卖口红”大概率是个随时可抛的噱头,顶多算是副业,咱不必太较真 。
总而言之,不能因为历史知识的匮乏,就把男子化妆、女装、带货化妆品等行为,粗暴地与LOW画上等号,而是要细品这些行为发生的原因与结果 。

摇滚从地下走向台前,LOW在哪儿?

如今,通过综艺演出“出圈”,已经成为了很多新乐队出名、老乐队翻红的必经之路,而由于运营成本相对更低、潜在听众能量巨大,自媒体平台也成为了很多乐队自我宣传的必争之地 。

而要说这两种方式LOW不LOW,我们首先要看这个乐队,上了什么综艺、什么平台,然后表现如何,其次则是要看,这些综艺和平台推广给乐队带来什么好处 。
以二手玫瑰为例,截止目前,乐队在《欢乐喜剧人》上演绎了《潇洒走一回》,而主唱梁龙个人上了《恶毒梁欢秀》、《圆桌派》,以及《吐槽大会》 。


如果您觉得《欢乐喜剧人》、《恶毒梁欢秀》、《吐槽大会》的Level不够,那《圆桌派》这种备受知识分子追捧的节目,都不能满足您的话,嗯……对不起,是我们不配 。

当我们细品这些节目的性质,会发现乐队的追求很明确:推广作品,引起话题讨论,丰满梁龙本人乃至乐队的形象;而在以“口红龙哥”为主的自媒体上,龙哥充满矛盾感的表现,有一种自洽又诡异的幽默感,类似他以及乐队在舞台上的形象,却又有不同,让人分不清哪面才是真实的样子,反而令人上头 。

而在某些向来把“小众”当“高贵”的听众眼里,这种走近大众的行为,简直LOW穿地心,因为在他们心中,自己欣赏的乐队,绝对是牛啤到有人(除了他本人)上赶着送钱的,与其把钱砸在推广上,不如真金白银花在摇滚上 。

但是一个乐队自诞生到终结,虽然会有一批骨灰级听众,可在不发展新听众的情况下,即使每个骨灰级听众都为专辑、演唱会花钱,乐队获得的收入依然是有限的,而通过合理推广、发展新听众,不仅可以“补位”曾经流失的听众,也谓收入能创造更多的机会——毕竟没有收入,乐队的人吃、穿都没了,还摇滚啥?


至于综艺和平台推广给乐队带来什么好处,按梁龙自己的话说,看完他的综艺表现和美妆视频,老听众没走,一些不认识他的人开始听二手玫瑰的作品,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吗?

或者有人说“这样能很快变出钱来吗”,您这样穷追猛打、急于兑现KPI的样子,真的像极了某些甲方,对二手玫瑰这样的乐队,他们目前可能更需要的是“扩大知名度”或者“树立吸引潜在听众的形象”,而此后变现,难道不会随之而来的吗?


说白了,既然大家都还没成为天上逍遥的仙儿,那总得学会在俗世的命运里,用一种至少自己不讨厌的方式,讨点好处 。
写了这么多,突然感觉自己中了“口红龙哥”及其背后团队的圈套,也许他们只是想“娱乐”一下江湖,而我就像巴普洛夫的实验动物一样,一时竟脑补了这么多内容 。

但不管怎么说,我坚持认为,如果有人打心眼里,反感某个乐队通过正当方式拓宽自己的知名度,他就是心存嫉妒,就是不允许部分艺术家先富起来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