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发展的历史事件包括哪些( 二 )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最大领导阶层产生的一次内讧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伴随着农户政党逐渐封建化,领导集团矛盾激化日趋锐利 。11月初处决了韦昌辉及亲信200多的人,结束韦昌辉对天京历经2个月的恐怖统治 。11月中旬,石达开返回天京,洪秀全命石达开提理政务中心 。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导致很大的伤害,它毁坏了内部团结一致,消弱了部队战斗能力,缺失了乘胜追击解决对手的有益机会,是太平天国从早期获胜迈向中后期覆亡的大转折 。
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1856年 , 八九月间江南大营被打垮之后 , 杨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部对付杨秀清 。
韦昌辉接令后立即率兵回天京 , 包围东王府 , 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 , 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 , 实行恐怖统治 , 并杀死杨秀清全家老小 , 石达开逃往安庆 。韦昌辉的屠杀和暴虐统治激起了天京将士的愤怒 , 石达开也要求洪秀全惩办韦昌辉 , 洪秀全遂于11月初处死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 。
11月底 , 石达开回天京 , 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 , 但是对其心存疑忌 , 加封自己兄弟为王 , 处处牵制石达开 。1857年6月石达开率部出走 , 1863年5月陷入清军包围 , 全部被剿灭 。
具体如下:
1856年6月 , 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 , 解天京三年之围 。向荣在8月9日死后 , 其死讯不久便传入天京 。
过了不久 , 东王称“天父下凡” , 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 。“天父上身”的东王对天王说:“你与东王皆为我子 , 东王有咁大功劳 , 何止称九千岁?”
洪秀全说“东王打江山 , 亦当是万岁 。”“天父”又问“东世子岂止千岁?”洪说“东王既称万岁 , 世子亦当是万岁 , 且世代皆万岁 。”“天父”大喜说“我回天矣 。”
北王韦昌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 , 天王不肯 。东王以西线紧急为由 , 调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赴前线督师 , 只剩下天王和东王留在天京 。
陈承瑢后来向天王告密 , 谓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 , 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铲除东王 。9月4日 , 北王韦昌辉率三千精兵赶回天京 , 当夜在城外与燕王秦日纲会合 , 陈承瑢开城门接应 。
众军在凌晨突袭东王府 , 东王被杀 , 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杀尽 。其后北王以搜捕“东党”为名 , 大杀异己 。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被杀 , 平民也不能幸免 , 随后血洗南京城 , 约2万余人被屠杀 。
翼王石达开十余日后到天京 , 进城会晤北王韦昌辉 , 因翼王亦有部曲在乱中被杀 , 责备滥杀之事 , 不欢而散 , 连夜匆忙缒城逃出城外 。北王未能捉拿翼王 , 尽杀其家属及王府部属 。翼王从安庆起兵讨伐北王 , 求天王杀北王以谢天下 。
此时在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翼王 , 北王在势急下攻打天王府 , 但最终败于效忠天王的将士及东王余众 , 最终北王韦昌辉于11月2日被杀 , 其首级被函送安徽石达开营中验收  , 燕王秦日纲及陈承瑢不久亦被处死 , 天京事变告一段落 。
后来天王撤销了杨秀清的图谋篡位罪名 , 将杨之死忌定为“东王升天节” 。
扩展资料:
天京事变是1856年 ,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 。
定都天京以后 , 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 , 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 , 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 。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 , 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 。
天京变乱使太平军元气大伤 , 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 , 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京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