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勤于查正 。在阅读写作时遇到“拦路虎”,要马上查字典、成语词典或其他工具书,千万不可蒙混过关,自欺欺人 。否则就容易读错、解错、用错,闹出笑话来,甚至误了大事 。作为中学生,手头一定要有一本《新华字典》和《汉语成语词典》,若条件许可,还可以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勤查工具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阅读和写作上的一些障碍,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
三要勤于动笔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俗话说得好:最淡的墨水,也能胜过最强的记忆 。因此读书要做好笔记 。笔记可以是提要式、摘录式和心得式等,也可以多种形式交*使用 。还要坚持写日记,要学会观察生活,把察有所感,心有所得,及时记下来,以备日后选用 。勤于练笔,形式多种多样,除以上两点外还可以自拟题目写作,也可以尝试投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
四要勤于背诵 。死记硬背是我们反对的,但不可“矫枉过正”,如果脑子里没有因背诵而形成的足够的积累,别说写文章会是满篇空话,就是平时谈吐也会让人瞧不起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才是文化人应有的素养 。所以对课文中的优秀的的诗文名句,一定要背下来,这会使你终生受益 。在课外阅读中发现了精美的篇章文段也要抄下来,背下来,不要怕吃苦,功到自然成 。
五要勤于观察 。中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随时随地的观察生活,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也是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一种积极的表现 。观察,一要用眼看,二要用心想,三要用笔记 。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获得素材的重要手段,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写了很多著作,大部分资料就是靠长期的观察写出来 。
六要精于修正 。修正就是修改文章 。修改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文章章质量的重要措施 。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老舍曾强调,文章草稿打好后,要“狠狠地改,不厌其烦的改” 。要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就要学会精心修改自己的文毒不搞形式,不停留在增删个别字词和几个错别字上 。要从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修辞方法、段落层次、过度照应、题材修饰、审题立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认真地全方位的字斟句酉的推敲和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改出精品来 。
七要书写工整 。常言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书写工辖,卷面清晰,既能让读者准确认读全文,还可以给人一种美感并有“先声夺人”之妙 。所以书写万万不可马虎,一定要精益求精 。良好的书写习惯,一是要规规矩矩写字,做到工辖、规范;二是讲究文面,做到整洁大方;三要讲究行款格式,行文时的正标题、副标题、引文、序码、空行、对话、署名等都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行款格式,不能自行其是,否则影响效果 。
八要持之以恒 。学习上要有一个较具体细致的计划,每天该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完成哪些任务,自己都应该心中有数,尤其是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一定要恰当地做好时间的安排 。郑振锋先生说,“不怕做的少,只要大大坚持做,最终一定有成绩” 。忽冷忽热,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毛泽东就读书问题曾有高见: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尤其是在失败气馁的时候,一定要有信心,不能放弃努力 。
九要思辨感悟 。“悟”即悟性 。王国维先生讲的 。古今成就大学问者大事业者,经历的三境界中,第三境界即“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的就是这种“悟性” 。一个中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有比较广阔的知识面,又肯动脑筋想题,那么他肯定会处在一个高的“境界”中,也往往会有百思不得其解,忽又豁然开朗的感受 。这种感受就是来自于对书中问题的思考,生活中是非真伪的辨别,思考的多,交流的多,就可以思维敏捷、融会贯通、视野开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十要去粗取精 。在读书过程中,去粗取精是个重要的原则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渊流长,有精华也有糟柏,在当今开放的社会,优秀文学作品很多,但是颓废的粗俗的东西也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必须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摒弃粗俗,吸取精华,因为粗俗的东西不仅无益于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极容易对中学生的心灵造成侵蚀,并贻害无穷 。
- 平菇菌丝是怎么样来的
- 刘禅傻不傻
- 初中化学怎么学
- 苹果电脑恢复重装mac系统实用方法 苹果电脑装了双系统之后还可以恢复吗
- 初中生优美段落150字摘抄
- 初中生学语文有什么学习技巧
- 初中提高数学成绩诀窍技巧
- 初中生成绩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
-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