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都就位了,开始用餐了,餐中的要点有那些呢?
第一、介绍
一般先介绍客方,首先当然是介绍领导、要表明领导的职位,其次介绍陪同人员,先介绍最重要的陪同人员,其他按照职务或者年龄介绍 。如果出席饭局的有地位很高的人,那当然先介绍地位最高的人,其他按照顺序,或者职务大小介绍 。
第二、敬酒
一般是主人先敬酒,然后领导敬酒,然后按照当地风俗敬酒 。这时候你可以提前敬酒,但是要得到领导的同意后才行,有时候领导身体欠安,菜过五味了迟迟不动,气氛沉默,你就要挺身而出了 。最后为了体现你的工作到位程度,能请出酒店老板,或者总经理亲自来敬酒是非常恰当的 。敬酒的学问很大,要说开又是一大篇了,这里不展开 。
第三、席间服务
重要的饭局都有包间服务员,有时候甚至可能是好几位,但是你主动倒水、倒酒、分菜还是能体现你的素质,特别是服务员顾不上时候 。绝对不能等到主陪、主宾来倒酒倒水,这就须要你时时留意主宾、主陪的酒杯,水杯是不是空了(水杯要随时满着) 。这时候倒水的顺序是先给主宾,再给主陪,倒酒时候在客人右侧进行 。
第四、餐间游戏
准备几个小段子、歌曲、猜拳等等活跃气氛是必须的,这是展示你的才艺和综合素质机会 。
第五、用餐禁忌
领导夹菜你转盘,领导敬酒你夹菜,领导说话你插嘴,(新菜)领导没尝你先尝,盘里筷子乱翻菜,乱用筷子(不用公筷敬菜、说话不放下筷子、用嘴舔筷子、筷子插在米饭上、用筷子剔牙甚至挠痒等等)当众剔牙,夹过河菜等等,这可不是小细节,而是素质大问题 。
另外不同的菜系,有自己的吃法,弄错了要闹笑话 。由于这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
一次饭局吃完了,就结束了吗?送行也有学问哦 。
第一、先送走陪同的客人,因为领导往往会和主人家唠唠酒话 。
第二、送领导 。如果领导要直接回宾馆,须要送领导回去 。
第三、巡视包间,看有没有落下的物品 。
除此之外,最后补充一点的就是临行的礼品,考虑当地的特产赠送 。
如何做好办公室来访接待工作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是公务接待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做好招待工作的前提 。一般来讲,办公室从业人员应主动联系对方,了解对方来人的人数、身份、性别、来访目的,相关要求等信息 。同时要了解好对方的企业文化,企业特点,企业亮点及企业所在地区的生活习惯,以便安排合适的会谈议程及适当的的饮食及休闲活动 。
超前考虑,注重细节,全过程负责 。企业办公室应树立“接待无小事”的接待理念,在接待中,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合理分工,各环节专人负责 。面对接待工作复杂、繁琐的各项事务,“想来宾所想,备来宾所需”,周密细致地安排好每一项接待内容,合理安排好会务、食宿等工作,不断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并对接待全过程负责 。
来宾的迎接,根据来宾的职务等级来确定迎接来宾的方式,及迎接时需要参与的人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来宾都要接到机场,不是所有来宾都要专车接送 。在迎接来宾时,不是参加人员越多越好,要对等接待,不然有可以奉承之嫌,反而影响企业形象 。
准备好完整的来宾接待议程 。包括接待中需要使用的相应级别的礼仪,需要参加的人员、会谈的时间、会谈的事项、会谈中所需准备的文字材料、影像资料,会谈结束后的纪念品等等,并应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做好应急准备,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影响会谈进行 。
二、做好接待中的细节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接待工作的繁杂的性质,要求接待人员必须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只有做好细节,才能最大程度的让宾客满意,最大程度的发挥好接待工作在促进友谊、增强合作等方而的良好作用 。
1.陪车和引导 。如果需要陪同的话,接待人员应先礼让宾客车,在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一般宾客坐后排右侧,接待人员坐副驾驶或后排左侧;在接待人员自己驾车的情况下,一般来宾坐副驾驶坐 。
2.相互介绍 。首先介绍参加会谈人员要全面,尤其不能出现漏人现象,职务较低的人员,要介绍清楚其分工,侧面讲出其在会谈中起到的作用 。一般来讲,在针对国内来宾的时候,介绍领导要从职务最高的开始介绍,即“先尊后卑”原则;而对国外来宾正好相反,采取“先卑后尊”原则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