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是加入哪个国家( 三 )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主持蜀国内外军事 。动画片《三国演义》中的姜维二月,魏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 。事泄,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等,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 。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 。六月,姜维乘机率军攻魏,张嶷自愿带重病助姜维出征,李简献城降,姜维占狄道(今甘肃临洮) 。十月,蜀前军荡寇将军张嶷与魏将徐质交战阵亡,姜维率军继至,进围襄武,击败魏军,斩杀徐质 。魏军撤退,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临洮等县,并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入川,率军撤回 。姜维继关羽,黄忠之后,是蜀汉第三个临阵斩将的勇将!
故关洮西,斩敌数万延熙十八年(255年)七月,蜀卫将军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 。八月,姜维佯装三路进军,却到达枹罕,一路向狄道进军 。魏征西将军陈泰中计,东据陈仓,命雍州刺史王经西向进驻狄道 。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姜维率军先后故关、洮西大败王经,魏军损兵数万,王经只残部万人还保狄道 。姜维乘胜围狄道城 。魏大将军司马昭命安西将军邓艾,胡奋,王秘等援救,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 。邓艾等诸将不敢与姜维交锋,建议放弃狄道,不救王经 。陈泰阻止了他们的建议,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 。姜维即督军沿山进攻,被魏军击退 。这时凉州援军也即将到达,陈泰和王经想要截断蜀军退路,姜维遂撤军退走钟堤 。
这次战役是三国时期蜀吴二国北伐最大的歼灭战,魏国折兵数万,二度下诏安抚,雍州几于危亡,姜维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
胡济失期,段谷大败
此战失利原因,魏国名将王基一语道破:姜维因洮上之利,轻兵深入,粮饷不继,军覆上邽 。夫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难不深 。而魏国诏书中“馘首千计”,表明蜀军损失约数千,对蜀国是个不小的损失 。
敌皆惶惧,对峙芒水
延熙二十年(257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 。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 。姜维乘机攻魏秦川 。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到达沈岭 。当时,魏在长城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 。闻姜维至,众皆惶惧 。魏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恐姜维袭夺长城,立即合军据守 。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 。司马望、邓艾军近水筑寨 。姜维多次挑战,邓艾,司马望等都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 。景耀元年(258年)三、四月间,姜维闻诸葛诞败亡,遂引军而还 。并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 。
改革防守,敛兵聚谷
景耀元年(258年),姜维认为,“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 。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 。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 。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 。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 。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朝廷也觉得姜维的办法不错,便命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延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护军蒋斌驻守汉城 。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地建立军营驻防 。
屯田避祸,候和小败
景耀四年(262年),姜维对黄皓专权恣肆很不满,曾上言后主曰:“黄皓奸巧专瓷,将败国家,请杀之!”剑门关平襄侯祠(13张)后主说:“黄皓不过是一个奔走效力的小臣罢了 。过去董允对他切齿痛恨,我常常感到遗憾 。您大人大量,又何必介意他呢”姜维见黄皓枝附叶连,势力很大,感到自己失言,便告辞后主出宫 。后主命黄皓到姜维那里谢罪,姜维诱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不敢归成都 。
景耀四年(262年)冬十月,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 。姜维又是在争险之后,被邓艾击败,与段谷之败如出一辙 。不过姜维及时吸取了教训,保存了主力撤退,邓艾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不敢再追击 。
姜维本非蜀人,托身蜀国,加上连年征战,功绩不显著,所以颇遭保守反战派们非议 。当时蜀国后主刘禅无能,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黄皓想寻机废掉姜维,扶阎宇掌管军政大权 。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