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时间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争的时间( 二 )


三元里抗英时间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争的时间

文章插图
毛主席曾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 。伟人的话用在三元里的抗英战争中,很具典例 。
三元里的群众,天时地利人和,反观英军,则战略意向不明、战术层面紊乱 、指挥官指挥失当 。
最终,洋枪洋炮,顿时失去了应有的力量,4月、5月,是华南的梅雨期,英军的枪、炮陷在湿地里,功用甚至不如农民的锄头 。
最终,败北 。根据著名的历史学家、鸦片战争研究员茅海建先生研究得到:三元里战斗,英军伤亡人数在整个鸦片战争中排第四 。
(第一是1842年,镇江保卫战) 。三元里战斗,影响极为深远——中方:道光皇帝经此一役,坚定了主战,调遣精兵布防,甚至让封疆大吏 两江总督赴浙江督战 。
从一品江南提督陈化龙,统辖吴淞、 上海,管控长江口 。闽浙总督颜伯焘驻防厦门 。
事后,都印证了其先见之明 。东南半璧,帝国财赋膏臾重地,要保,洋人要攻 。而英军方面,则彻底放弃了义律,果断扩大了战争 。
广州的拉锯战缓缓松下,英军璞鼎查抽调大批军力北上,最终陷厦门、定海 、宁波、镇海、吴淞、镇江,直到南京下关 。
三元里抗英时间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争的时间

文章插图
三元里抗英,其深刻的影响仍有不止 。伟大导师恩格斯曾对鸦片战争中的镇江保卫战中的清军有高度评价:他们很英勇,如果沿途英国人处处受到如此抵抗,英国军队绝对到不了南京 。
——振聋发聩,导师对镇江守军的高度评价,其实也赋予了三元里的群众们 。
到南京下关时,英国人已经是劳师以远,且有三元里的失败、镇江保卫战的巨创,亲历过这两次战斗的璞鼎查,心有彷徨:英国是否还能继续这场战争?
直到议和大臣耆英、牛鉴来到时,他依然惴惴不安 。从英方的记载里,我们看到,在签下南京条约后,璞鼎查特别邀请牛鉴耆英参观军舰,观赏舰炮 。
耀武扬威,却也是心虚之状 。彼时是英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战争已拖两年、深入长江,三元里的失败,镇江城的迎头痛击,已经久久萦绕在英国身上 。“
一艘英国军舰就能摧毁中国所有炮台”的嚣张跋扈,已经成了自我笑谈 。璞鼎查,最终释然了所有,与此同时,道光皇帝也释然了,和约签订,英舰退出长江口后,节俭如他急切命令军队回原地,减少军饷开支 。
三元里抗英时间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争的时间

文章插图
战后,璞鼎查,成了中国第一块殖民地香港的总督,而道光,却因失地求和,被钉上耻辱柱,1850年去世前耿耿于怀此事,叮嘱继位人咸丰不要将自己宗附入庙,以辱皇家祖先 。
三元里抗英,是历史的偶然,又是时代的必然——一场战斗,改变不了战争的结局,可战斗本身还有战斗后的深远影响,至今引人遐想 。
人民群众,才是悠悠历史的创建者和开拓者,不由让我们后生们肃然起敬——曾经有这么一群人,拿起简陋的、连武器都称不上的农具,自发的 、自醒的、自卫的同侵略者殊死搏斗 。
最终,赢过了辉煌的胜利 。他们,是平凡的;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万岁的 。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