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ay市场总额达450亿元 玉兰油是哪个国家的( 三 )



Olay市场总额达450亿元 玉兰油是哪个国家的

文章插图
虽然Olay否认和SK-II之间的“巧合”是宝洁集团的策略 , 但“Olay是SK-II平价替代版”的称号还是在消费者中流行开来 。25岁的成分党阿菇就是从小白瓶开始对Olay刮目相看的 , “吸引了我们这种不能持续消费SK-II的人 。”但这也有风险 , “等我消费能力上来了 , 还是会去买SK-II的 。”阿菇说 。
不过 , 通过下图 , 你很快会发现Olay存在的一个新问题——Olay品牌下的各产品线 , 覆盖了从65元到508元的广泛区间 , 到底哪个是新Olay的真正定位?

Olay市场总额达450亿元 玉兰油是哪个国家的

文章插图
2017年启动转型后 , Olay将品牌定位在高端化和抗衰老市场 , 可在大卖场 , 你还能发现好几款十几块的洗面奶和数十元的滋润霜 。不管是Olay品牌方抑或是我们接触到的Olay的渠道方、营销方等 , 都表示目前Olay的受众部分具体群体 , “始终是各种各样的女性” 。
“有大众基础的品牌 , 可能难以一下子高端化 。”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资深分析师李玉梅分析道 , “我们经常和一些客户讨论 , 其实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 可是早期树立的大众品牌形象让他们无法立马放弃大众定位和大众需求 , 只能用一些延伸的产品线或者副牌 , 来做些补充 。”
同属宝洁的飘柔也在中国面临着品牌老化问题 , 2013年开始飘柔着手进行一系列品牌升级动作 。为了与德国汉高旗下的丝蕴抗衡 , 飘柔推出了定位相仿的产品“飘柔倍瑞丝”(Pro Series) 。宝洁希望通过在成熟品牌下直接增加产品线的方式 , 达到既扩大新品知名度 , 又升级品牌形象的目的 。
但飘柔塑造的平价形象太过深入人心 , 无论飘柔倍瑞丝如何强调其专业定位 , 受众依旧无法摆脱其母牌“飘柔9.9元”的形象 , 倍瑞丝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定位的强烈冲突造成了飘柔倍瑞丝第一年的销售额只到预期的一半 , 以失败告终 。

Olay市场总额达450亿元 玉兰油是哪个国家的

文章插图
不过周彦认为 , 飘柔倍瑞丝的产品本身定位并不是最高端 , “它只是一个沙龙品牌 , 价格并不是最高端的 。”也就是说 , 飘柔和飘柔倍瑞丝之间价格差距没有拉开 。而目前定价最高到508元的Olay , 在价格上已经达到一线护肤品的水平 。
实际上 , Olay也在尽量解决品牌形象模糊的问题 。目前的做法是重点突出高端产品 , 削减基础产品的曝光 , 比如在营销上 , Olay就只推广近年新出的高端系列 。
销售渠道上 , 则采取不同渠道推不同产品的方式 。在高端消费者更聚集的百货和线上渠道 , Olay主要提供进口高端新品和一些中高端的经典产品 。在更为大众的卖场渠道 , 则是单价较低的基础款产品为主 。不过Olay也在每个渠道增加对应的高端产品 , 周彦透露 , 目前商超渠道已上线400元左右的ProX系列 , CS渠道也上市了专属的产品线 , 定价300元左右 。——“CS渠道”是化妆品店、日化店和精品店的统称 。“(300元)在Olay里面属于中端产品 , 但在CS渠道中已经是它们的高端了 。”
而高端化的Olay也在调整它的渠道比重 , 线上渠道成为新的推广重点 。表现之一是更紧密的合作 。九司是天猫美妆运营专家 , 她几乎每天都要代表天猫与Olay进行合作接触 。合作的形式不仅仅是把货物搬到线上商店卖 , 还包括联系各方进行新品推广 , 根据节日或热点合作营销方案 , 运用双方的数据和技术合作项目等 。
“当消费者走向数字化 , 我们必须紧密跟随她们 , 甚至还要走在她们前面 , 先行一步 。”宝洁公司大中华区美尚事业部总裁博瑞德回应界面新闻称 。宝洁2017/2018财年的二季报显示 , Olay中国电商销售大涨80% 。

Olay市场总额达450亿元 玉兰油是哪个国家的

文章插图
回到在无锡给Olay做一级代理的李燕 , 她发现Olay对百货渠道的投入明显高过了商超 , 现在算是放宽了点心 。“我们会有很多不准给商超卖的高端系列产品 , 公司也给专柜形象进行了调整 。”不过她也表示 , 线上渠道的发展对百货“会有一点影响” , 她需要做更多促销活动 , 小心避开各种电商节日 , 来拉回被线上吸引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