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解困,减税负还是增基建?( 五 )
8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尤其是营改增等减税措施要抓紧到位。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传导机制,采取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缓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
国际税收专家、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叶永青认为,需要减税,但不能毫无目标的大范围减税。这也就意味着减税的方式不应是激进式的。大量的政府成本需要税收支撑,所以未来结构性减税是重点,比如增值税税率调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稳定或者小幅调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此外,还需要尽快推出房地产税。比减税更重要的是建立税收征管制度的平衡。
基建如何发力
基建投资正在逐步发力。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述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保卫我
- “减轻群众税负!”关于个税、社保费率...国务院这样表态!
- 中国经济能不能打破僵局,就看我们能否破解这3大困局
- 谁才是拯救中国经济的白衣骑士?
- 周其仁:中国经济跑不动了吗?
- 是该减税了:中美税负和基础性成本比较
- 向松祚:中国经济比L型还糟,可能是持续下跌!
- 中国经济新动能发展劲头有多足?让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