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杨坤“劈醒了”的神曲《惊雷》为何能火?

(任思雨)“恶心 , 俗气 , 这就不是一首歌 。太难听 。”
“你看《惊雷》现在多火 , 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
最近 , 神曲《惊雷》的火爆着实“惊”了大家一把 , 杨坤和原唱MC六道的一番争论则让这首歌更加出圈 。一边是高居不下的播放量和热度 , 一边是它到底算不算音乐的争论 , 让大家感到不解的是 , 为啥是《惊雷》火了?
《惊雷》是一首什么歌?
【把杨坤“劈醒了”的神曲《惊雷》为何能火?】每隔一段时间 , 总会有几首令人难忘的爆款神曲冲刷大众的耳朵 。
近日 , 有观众在杨坤的直播间说希望他演唱歌曲《惊雷》 , 杨坤听完以后直言不讳地批评:“什么东西 , 喜欢听《惊雷》的以后别进我直播间 , 太难听了 , 一声惊雷把我劈醒了 。”
而原唱MC六道也很快回击称“存在即合理” , 音乐没有高低之分 , 这么多人喜欢《惊雷》肯定感受到了快乐 。“你看《惊雷》现在多火 , 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
带着它是怎么火过杨坤所有歌的好奇 , 不少吃瓜群众第一次按下了《惊雷》的播放键 , 一股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这不是喊麦吗?”评论区里留下了大量的问号 。
再看看歌词:“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 , 紫电/说玄真火焰九天玄剑惊天变……”乍一看 , 歌词有些不知所云 , 仔细品品 , 也还是无法参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
原唱MC六道说 , 《惊雷》的创作灵感来自修仙小说 , 同时也借用了老子《道德经》“万物为刍狗”的灵感 , 自己闭关7天写出惊雷1和惊雷2.创作经历类似黄沾的《沧海一声笑》 。
除了《惊雷》 , 六道还创作了《惊雷2玄月》《惊雷2020》 , 它们听上去大同小异 , 歌词同样富有“修仙”意味:“玄月/洞玄火鉴太乙神剑闪灵焰 , 蛟龙/战天地乱凌霄宝殿伏龙案……”
围绕着《惊雷》 , 许多网友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 有人评论说 , “我很认真地听完了这首歌 , 我觉得杨坤简直太委婉了” , 也有网友认为 , “你个人不喜欢就代表没人喜欢了?我是个俗人 , 我就爱听这种歌 , 听起来舒服” 。
随着讨论声越来越高 , 《惊雷》又陷入了伴奏和歌词的侵权争议 。15日中午 , MC六道再发视频展示了自己的音乐工程 , 并说早在2013年就已经创作 , 最开始唱demo时用了《姑娘跟我走》的DJ , 但后来没有把它上传至平台 。这一解释没有得到《姑娘跟我走》原作者成学迅的认可 , 他表示此事件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 。
《惊雷》等爆款为何能火?
《惊雷》算不算一首歌?不少音乐人和乐评人都认为 , 这无法算得上一首歌 。杨坤评价它“要歌没歌 , 要旋律没旋律 , 要节奏没节奏 , 要律动没律动” , 知名音乐人、乐评人科钦夫表示 , 喊麦和音乐、歌词也没啥关系 。
尽管争议不断 , 但并不影响《惊雷》的火爆 。在收录《惊雷》的音乐平台排行榜 , 这首歌登上了4月15日的飙升榜第三名 , 飙升率达到36%;由另一位歌手翻唱的版本也已成为热歌榜(4.9-4.15)第三名 。在短视频平台 , #惊雷#播放超过50亿次 , #挑战唱惊雷#也已播放了将近20亿次 。
很多人仍然想要发出和杨坤一样的疑问 , 这样的歌怎么就火了?
算起来 , 《惊雷》较早进入公众的视野 , 要数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 , 一位喊麦歌手对着吴亦凡唱了一番“天塌地陷紫金锤”后 , 最后得到了“发型很好看”的评价 , 吴亦凡说 , 这就像在读有韵脚的诗一样 。
曾有网友总结 , 想要短时间学会喊麦可以试试“你我他这那” , 只要在古诗词或者押韵的句子加上这几个字 , 就很容易形成朗朗上口的歌词 , 比如“白日我依山尽 , 黄河他入海流 , 欲穷这千里目 , 更上那一层楼” 。
而在短视频平台 , 它的爆火 , 更像是一场“全民造梗”的游戏 , 因为极其动感的音乐和看上去颇有震撼力的歌词 , 很多人开始跟风翻唱、拍成段子传播 , 比如国风版、抒情版、戏腔版、二胡版、唢呐版……而当明星们也开始唱起来的时候 , 反差感与新奇感混合的奇妙体验无疑更助推了它的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