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文章图片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文章图片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文章图片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文章图片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文章图片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文章图片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中国一汽 , 我们挥别了充满挑战、充满拼搏、充满收获的2024;带着使命与梦想 , 迈进更具机遇、更需奋斗、更要成事的2025 。 ”
上面这段话并非出自笔者 , 而是直接摘自一汽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昨天推送的《中国一汽2025年新年献词》 。 全文由集团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 , 以及集团董事、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刘亦功两人 , 联合署名 。

转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一汽
但凡新年献词 , 通常总结了去岁的成绩 , 并且寄托了对新的一年的各种期待 。 然而纵观2025年伊始的这篇献词 , 却从头至尾透露出一种紧迫感 。
在肯定了去岁的努力“我们挥别了充满挑战、充满拼搏、充满收获的2024”之后 , 也强调了必须“带着使命与梦想 , 迈进更具机遇、更需奋斗、更要成事的2025” 。
在欣慰于集团在历经2024年行业大洗牌的同时 , 仍能“实现整车销量320万辆 , 营业收入超5500亿元 , 效益水平稳居行业前列 , 生产经营保持总体稳健” 。 却忧虑于“产业变革加速、行业内卷加剧等严峻挑战” 。

纵观一汽集团2024年经历的风风雨雨 , 以及展望新一年这家中国汽车工业长子的前路 , 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并且具有深度话题 。 然而对于公社《一句话点评》栏目而言 , 仍需要高度聚焦市场以及销量情况 。
所以暂时 , 让我们先盘点一下去年一汽集团以及其下属品牌、事业部的整车销量 。
整个2024年 , 一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突破了320万辆规模 , 总营收超过了5500亿元 。
单以销量数据而言 , 排在了比亚迪(427.2万辆)和上汽集团(463.9万辆终端)之后 , 位列国内整车集团销量季军位置 。

纵观最近六年来 , 整个一汽的销量走势 , 从2019年的346.4万辆 , 到2020年顶峰的370.6万辆 , 历经2021年(350万辆)、2022年(320万辆)以及2023年的344万辆 , 整个过程可谓起起落落 , 但都维持在320万这条基准线以上的态势 。
2020年虽然受新冠疫情这个重大黑天鹅事件的影响 , 但随着当时国内迅速控制疫情 , 以及后续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反弹等一系列事件影响 。 在那以后 , 从新能源到智能化 , 技术革命推动行业变局 , 对传统车企发起了持续的冲击 。

在2023年 , 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恢复、新产品的推出以及企业营销策略调整等因素 , 集团的销量一度出现反弹 。 然而在2024年 , 因为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购车观念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 集团整车销量再度出现了7%的同比降幅 。
在具体销量上 , 一起集团下属的各品牌 , 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 。 首先是自主品牌——
一汽红旗全年销量达到41.2万辆 , 同比增长达到了17.4% , 这也是红旗品牌连续销量正增长的第七个年头 。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 , 是新能源车型的同比增长为43.7% , 达到了115000台规模 。

HS7 PHEV与HS3 PHEV是现阶段红旗品牌最重要的核心插混产品
众所周知 , 2024年是混动市场复兴 , 继纯电之后开始成为新能源渗透率的矛头 。 而一汽红旗也及时补齐产品线 , 拿出了两款混动SUV产品 , HS3 PHEV以及HS7 PHEV , 以及MPV产品红旗HQ9 PHEV 。
去年11月中旬 , 天工纯电平台、九章智能平台的首发 , 以及天工08车型在广州车展期间的亮相 , 也为今年红旗品牌能继续大展拳脚打好了基础 。

红旗品牌作为我国最具象征性的乘用车品牌 , 一直以来在一汽集团内乃至于官方体系内 , 享受嫡长子待遇 。 笔者乃至于绝大多数读者想必对其未来 , 是抱有充分信心的 。 那么相较于红旗 , 一汽奔腾的状况呢?
尽管从2017年9月一汽集团实施改革成立一汽奔腾事业本部起 , 奔腾品牌就取得了集团内独立品牌的地位 , 但在集团内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 曾在此前合资全胜时代为自主品牌轿车撑住颜面的奔腾 , 也不得不让位于具有特殊地位的红旗品牌 。
事实上在之后几年中 , 一汽奔腾的发展确实可以用“坎坷”来形容 。 几年间 , 虽然拿出过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 但却在紧随而来的汽车产业新能源以及智能化大转型中 , 处于被动态势 , 销量呈现逐年下滑态势 。

定位准确、小巧好用、个性鲜明再加上价格低廉 , 使得奔腾小马一经发售即成为爆款
但在2024年 , 一切终于改观 。 在爆款车型奔腾小马带动下 , 一汽奔腾去年全年销售新车超过15万辆 , 同比增长高达25% , 创十年来最高水平 。
与兄长红旗品牌相似的是 ,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尤其亮眼 , 达到了82872辆 , 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214% 。 整个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 , 已经过半达到了55%的占比 。

悦意03是今年奔腾品牌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在去年广州车展期间发布的紧凑型纯电SUV悦意03 , 以及目前已在工信部备案 , 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面市的中型插电混动SUV悦意07 , 也为奔腾准备好了2025年的开局产品 。
和自主品牌形成反差的 , 是合资品牌逐步弱势 。
整个2024年 , 一汽-大众负责的三个品牌 , 大众、捷达以及奥迪 , 销量均较2023年有明显的下降 。 并且其降幅也成为了整个集团整车销量同比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

现阶段 , 一汽-大众品牌的核心销量 , 仍旧依赖迈腾等燃油车型
不过 , 即使面临不利局面 , 但一汽-大众仍旧保持了全年国内合资车企销量第一的位置 。 而且一汽奥迪含进口车的年度销量 , 仍有61.1万辆规模 , 虽较之2023年的69.8万辆有明显下降 , 但在豪华品牌中仍居于第一位 。
缺乏对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 是一汽-大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速腾、迈腾、探岳和宝来 , 仍是其年度销量的核心支撑 , 仅速腾一款车的年销量即占据整个一汽-大众品牌销量的四分之一 , 上述其他车型的占比也均在10~20%之间 。

ID.7 VIZZION的主要问题在于 , 推出时间晚了
但新能源车型的比例 , 却没有能够撑起销量的一角 。 销量最大的ID.4 CROZZ , 全年总计不超过4万辆 , 曾寄以厚望的ID.7 VIZZION更是不足1万辆 。 此外 , 尽管市场对新一代混动车型高度看好 , 但到一汽-大众这边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 , 仍是上一代的迈腾GTE、探岳GTE这两款老产品 。
一汽-大众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 是尽快拿出市场期待的产品 。 而同样的问题 , 比如缺乏能够与目前自主新能源直接较量的产品等 , 也同样考验着一汽丰田 。 但纵观2024年全年 , 一汽丰田仍然在销量上 , 拿出了一份堪称不错的成绩——全年整车销售超过80万辆 , 精确地说是800199台 。 而2023年的统计 , 则是800018辆 。
这也使得一汽丰田能够带着几分得意 , 在年度销售海报上挂出“主流合资车企唯一连续两年正增长”字样 。 帮助一汽丰田取得这一成绩的 , 是其双擎系列车型比之传统燃油车更为优秀的能耗 , 尽管其并不算是国标新能源车型 。

双擎车型使一汽丰田的产品 , 具有燃油车内顶流的能耗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 , 虽然双擎系列“节能车”帮助品牌较好地维持了在这个油退电进大环境下的总销量 , 但一汽丰田同样面临缺少新能源爆款车型的问题 。 RAV4荣芳、卡罗拉锐放、卡罗拉、亚洲龙以及格瑞维亚五款产品构成了其去年的主要盘面 , bZ3的销售情况虽然可以用“不错”来修饰 , 但总量上仅不足7% 。
一汽丰田同样急需一款 , 被市场高度认可的新能源产品 , 特别是混动的 。
鉴于公社并不涉及商用车 , 所以上面这些内容实际还漏了一汽解放这个 , 一汽集团内非常重要的板块 。 在最后就专门提一句吧——根据最新官方数据 , 一汽解放品牌全年整车销售突破25万规模 , 其中新能源突破1.58万辆实现同比翻倍式增长 , 海外销售超过6万同比增长达到了26.6% 。

而既然提到了出口 , 实际上2024年在外销方面 , 一汽集团可谓成绩斐然 。 全年出口规模达到12.5万辆 , 同比增长36.2% 。 红旗、解放、奔腾三大自主品牌出口业务提升显著 。
显而易见的是 , 2024年对于一汽集团 , 可以说是喜与忧并存 。
喜的一面是 , 一直期待能够自强、立足并崛起的两大乘用车自主品牌红旗和奔腾 , 确实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步 。 而忧的方面则是 , 自合资大时代开启后 , 长期的利润源泉合资品牌 , 却面临着考验 。

曾经十余年来 , 所有人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路径 , 在2024年结束的时候显现出它的尽头 。 然而在纷乱的荒草、枝丫甚至荆棘丛之后 , 迈向真正的光明大道 。
写到这里 , 关于一汽集团的2024年销量盘点也可以收笔了 。 不过在文章的最后一段 , 向来反感各色“鸡汤”的笔者 , 想特别加上一句此前曾经广为流传的 , 有关“舒适区”的励志句子——舒适区只是小憩之地 , 真正的成长 , 在于勇敢踏出的那一步 。
预祝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 , 能够在新的一年里 , 迈上属于自己的全新征程 。